杀破狼

第37章 击鼓(1 / 1)

天才一秒记住【顶点小说】地址:http://www.dingdian.us

黄图霸业几遭,青史留名一页。

古往今来,历朝历代的皇帝不尽相同,有的是来治国安邦的,有的是来祸国殃民的,有的是来撒手修仙的,有的是来兴风作浪的。

先帝元和皇帝无疑是修仙派,宽宥仁厚,昏聩无能,他的儿子虽然与他政见相似,作风却无疑是风浪派。

隆安皇帝李丰从不信奉什么“治大国如烹小鲜”,他为政勤勉,为人强硬,自登基伊始,便一改先帝怠于政务的绵软作风,风风火火地开始他翻云覆雨的执政生涯——

元年,派安定侯顾昀护送天狼世子加莱荧惑回北疆,同时与多方缔结古丝路新条,西域一线贸易通道打开。

无论是与北蛮修好,还是将安定侯戳在西域一线,令他督办丝路扩建事宜,都将皇上对日渐捉襟见肘的国库的痛恨之心昭然天下,大有“你顾昀赚不回钱,就自行去卖身”的意思。

隆安二年,魏王勾结东瀛人,妄图从海上取王都,掀起蛟祸。未料中途阴谋败露,江南水军迅雷不及掩耳地拿下海蛟上贼首,魏王下狱,后服毒“自尽”。

隆安皇帝以此为契机,狠手出手整肃江南官场,大小官员八十六人被牵连,其中四十多人问斩,秋后一次没砍完,足足砍了三批,其他人宫刑伺候,发配流放,永不录用。

同年,自江南开始全面推行新法,严查各地乡绅地主圈占之地,不过查完也没发给百姓佃户,而是全部收归朝廷,地方权力收拢后回归中央,及至隆安三年时,连每一片地种什么、建什么,都要经过层层审批,中央集权程度当年武帝也不及,对紫流金的限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。

没有人敢有异议——有异议的都是魏王党,不是上面一刀就是下面一刀。

又两年,隆安四年时,李丰开始推行《掌令法》,令民间长臂师须自所属地登记备案,获得“掌令”才能继续事务。

朝廷按照资历与能力,将长臂师分为五等,每一块掌令下有印,每一枚印上都有编号,持此令者,修了什么、做了什么,都要留下记录。

什么等级能做什么都有严格限制,严禁不登记的长臂师私自接活。

与军需有关的一切甲胄与火机,非军籍长臂师不可涉猎,违此令者,断指发配。

这法令一出,在朝中便争议四起,但无论群臣如何据理力争,皇上与经过整肃后与皇上穿一条裤子的内阁都是一句话——长臂师一脉若不掐死,如何拧紧紫流金外泄的阀门?

而就在掌令法尚未争论出个所以然时,李丰扔出了下一记重雷:“击鼓令法”,直指军队。

大梁朝原本按着职能不同,有七大军种,又按着地域,在江南、中原、塞北、西域与南疆五处各设一统帅。期间武官任免、军饷、军粮、甲胄火机等一应调配归兵部统筹,其他事务则由各大军区统帅各管各的。

而安定侯手中有一枚玄铁虎符,可在军情紧急的情况下调配全境兵力。

李丰保留了五大区的布置,也没有动安定侯手中的虎符,他只是在各区统帅之外,又设了几名监军。监军直属兵部,三年一轮换,只管一件事,就是向兵部请“击鼓令”。

击鼓令不至,统帅胆敢调兵一步者,一概按谋反论。

除玄铁营以外,五区各地驻军全需遵循此令。

击鼓令一出,举国哗然,谁还在意民间长臂师那些鸡毛蒜皮的破事?

皇上和文武百官鸡鸭乱叫地吵过了年,五大统帅当天便有三个要告老,闹得沸沸扬扬,惊动了远在西北的安定侯。

安定侯对皇上作死的法令尚且来不及表达意见,已经先得硬着头皮辗转各地稳定军心,到处耐着性子听老将军们拊膺嚎丧,按下葫芦浮起瓢地四处奔波。

这年元夕时,顾昀正好回京述职,被满大街的大姑娘小媳妇劈头盖脸地砸了五十多条手帕,还没来得及得意,这么不几天的工夫,已经全送出去给人擦眼泪了——尿布都比这节省。

连民间也跟着一起裹乱,各地书院的书生们成日里挂在嘴边的几乎没有别的事,车轱辘一般地将这个令那个令拉出来反复鞭尸,来回争论。

死气沉沉了整个元和年间的朝廷总算给他们找了点事可供说嘴。

这一乱,便乱到了隆安六年,击鼓令法仍未争出个所以然来,皇上不肯裁撤法令,却也暂时没派监军,法令有名无实地吊在半空,像是悬着一把剑,随时准备将拉锯双方中的一方砸个头破血流。

又是一年秋凉,距离当年江南蛟祸已经过了四年,魏王尸骨已寒,此事成了过期的谈资,再没人提起了。

蜀中官道旁边有一家名叫杏花村的小酒肆——据说遍布大梁全境中最多的村名就是“杏花村”,凡是支个棚子当垆卖酒的,十处有八处都叫“杏花村”。

一个年轻人轻轻地掀门帘入内。

他年不过弱冠,一身旧长袍,穷书生打扮,可那模样长得真是俊俏,俊俏得近乎凌厉——高鼻梁,鬓如刀裁,双眼微陷,目似寒星,却偏偏不让人觉得咄咄逼人,自带一身温润如玉的气派,第一眼能让人眼前一亮,看得久了也不厌倦,反而能品出一点说不出的恬淡疏阔来。

酒肆很小,狗大了进门都要弯腰,内里更是只有两张桌子,今日已经坐满了。

掌柜的也身兼店小二和账房先生两职,正无所事事地拨弄算盘,目光不由自主地被这年轻人吸引,暗赞一声好俊,拱手道:“这位客官,对不住了,您来得不巧,已经没地方坐了,往前五里大约还有个落脚的地方,要么您上那看看?”

书生好脾气道:“我途径此地有些口渴,劳烦掌柜替我灌一壶好酒,不消坐的。”

掌柜的接过他的酒壶,一开盖,便有残酒味翻涌而出:“竹叶青,好嘞。”

旁边桌上的客人主动招呼道:“那位公子,请来这里歇脚,给你腾个地方。”

书生也不推辞,拱手道谢。

还不待他坐定,就听见旁边一桌上有人说道:“吵什么?我看今上就好得很,做皇帝的,大权在握有什么不对?说句不恭敬的,难不成一天到晚什么事也不管,不是吃斋念佛就是与宫人厮混的那位,便是好皇帝了吗?”

书生没料到酒肆之中也有坐观天下大事的,抬眼望去,只见说话的是个挽着裤腿的年长汉子,手部粗大,指缝间还沾着一年火机油,看样子,可能是个低等的长臂师。

旁边立刻有个老农模样的附和道:“可不是,你看如今米价,自我朝伊始,见过更便宜的吗?”

那长臂师见自己有拥趸,更加得意了,大放厥词道:“我前日进城,听一帮书院的学生论道,说到击鼓令,有那嘴上没毛的后生大放厥词,竟说皇上这是削弱我大梁边防战力,真是纸上谈兵,可笑得很了!魏王造反的事没看见吗?这些统帅们天高皇帝远,倘若生了异心,皇上江山稳不稳不说,还不是咱们这些老百姓倒霉?我听人说,兵部这么辖制,到时候军费不知要少多少呢,民间也不必背那许多的税了,难道不是好事?”

此言一出,酒肆中磕牙的众人纷纷点头,招呼书生坐下的老者也开了腔,说道:“安定侯还没跳出来反对呢,别人倒是先替人家炸了锅。”

书生原本没怎么在意,听了“安定侯”三个字,下意识地一抬头,脱口问道:“与安定侯有什么关系?”

那老者笑道:“公子这就不明白了,此次皇上看似未动玄铁营,实际却是分了安定侯手上的兵权——你想啊,若是往后四方将士,只有击鼓令可以调动,那么安定侯手中的玄铁虎符怎么说?没有击鼓令而用兵者以谋反论,那么倘若兵部不给击鼓令,五大统帅是听兵部的,还是听侯爷的?”

书生笑道:“原来如此,学生受教。”

说完,他见掌柜的打好了酒,便不再听这些乡野村民们胡说八道,客客气气地给与他让座的老者道了谢,放下酒钱离开了。

他方才出了酒肆,便见方才空无一人的地方,有个人已经等在了那里,也不说话,见了那穷书生似乎有点尴尬,利利索索地行了个礼,便站在一边当壁画。

书生无奈地扶了一下额头,心道:“追来得越来越快了。”

这“书生”正是长庚,四年前跟顾昀吵了一架后,被玄鹰一路“护送”回了京城。

推拒了皇帝诸多嘉奖,长庚足足尝试了半年,每天都在和侯府家将过招,最后终于成功逃出了安定侯府。

顾昀派人追了他几次,双方痛苦地拉锯了整整一年,后来顾昀见那孩子实在好像一只关不住、熬不出的幼鹰,只好妥协,由他去了。

只是长庚走到哪都会遇到几个神出鬼没的玄铁营侍卫便装跟着他。

再后来,长庚在了然和尚的引荐下,拜在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民间高手门下,跟着师父过上了神出鬼没的日子,走遍河山各地与无人去处,一度甩脱了玄铁营。

不过每次在驿站附近出现,又会被重新盯上,他才刚一入蜀中,这位小将士便等着他了。

只是如今的长庚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一腔无所适从、满腹倔强的少年了。他径自牵马走到那人面前,和颜悦色道:“辛苦这位兄弟了,我义父可好?”

小将士有些讷于言语,没料到长庚会过来找他搭话,手足无措地回道:“殿……少爷,主人一切都好,说要是年底边境平稳,就回家过年。”

“好,那我过两天就启程回京。”长庚听了点点头,看不出有多欣喜,也看不出有多勉强,说着,将刚打满的酒壶递了过去,“一路辛苦,兄弟喝口酒暖暖吧。”

小将士再不懂事也知道自己突然出现很碍人眼,不料长庚非但没有急,还和颜悦色地请他喝酒,一时间简直有些受宠若惊。

他没敢用自己的嘴碰壶嘴,战战兢兢地隔空喝了一口,一滴也没敢洒出来,双手还了回去,替长庚牵好马。

长庚:“春天的时候我其实到西北去过一趟,只是义父军务繁忙,便没露面烦他,古丝路真是繁华,一堆瀚海黄沙之地,竟也能变得摩肩接踵,走遍大梁全境,比那里再繁华的地方不多了。”

小将士看看远近无人,低声道:“有大帅坐镇,这几年沙匪渐渐销声匿迹,很多人在古丝路口定居做生意,各地的小玩意都有,大帅说殿下要是有什么心爱的东西,头年他回京给您带回去。”

长庚顿了顿,淡淡地说道:“人回来就好。”

小将士听不出他这话里的意味深长,以为他只是随口客套。久居军中的人,也不会凑趣拍马屁,便老老实实地沉默了下来。

长庚神色如常地走在蜀中官道上,胸口却有一点发烫,他本以为离别如水,一捧泼上去,什么朱砂藤黄、葱绿赭石也洗干净了,不料那顾昀却是刻上去的,洗了半天,只洗得痕迹越发深邃了。

听闻顾昀年底回京,才刚入秋,长庚竟惊觉自己已经近乡情怯起来,方才归心似箭地脱口一句“准备回京”,这会又后悔得不行,恨不能食言而肥,天涯海角跑远一点。

他正胡思乱想,迎面走来一个背着人的瘦小妇人。那妇人走得很是吃力,隔几步就要停下来休息,气喘如牛,在路边绊了一块石头,惊呼一声跌倒在地。

长庚立刻回过神来,上前将两人都扶起来:“大婶没事吧?”

那妇人不知走了多远,已经累得说不出话来,张嘴没顾上说话,眼泪已经先下来了。

长庚愣了一下,没去追问她为什么哭,只是扶起她背的那位昏迷不醒的老人,手搭其脉上,片刻后,轻声道:“这位老丈只是常年不利于行,心火太过而已,略施两针就好了,于性命无碍的,您要是信得过我,就请先跟我走。”

玄铁营的小将士没料到这位殿下竟还通医理,忙上前帮着将那病病歪歪的老人背起。

长庚让那妇人上了自己的马,牵马在前带路,不多时,便到了一个村子,村口有一家房子盖得很是雅致,门口挂着一串腊肉。

长庚轻车熟路地将马拴好,直接推门而入,将病人引入内室,放在一个小榻上,从枕头底下摸出一盒银针,便挽起袖子亲手施针。

小将士小心翼翼地问道:“您……就在此地落脚吗?”

长庚飞快地抬头冲他一笑:“不,这只是我一个朋友家……”

他话没说完,便听外屋有人道:“你怎么又不请自入。”

说话间,一个白衣修长的女子掀门帘而入,小将士整个人绷了一下,下意识地紧张起来——人到了门口,他竟然丝毫没有察觉,对方的功夫一定在他之上。

长庚手下不停,也不尴尬,只道:“陈姑娘,我以为你不在的。”

那正是当年东海贼船上的临渊阁陈轻絮。

相关小说

我就是这般女子 都市 / 全本
我就是这般女子
月下蝶影
蠢萌好运爹,彪悍护短娘,纨绔弟弟要上房。 被退婚三次心不慌。 美华服,金横梁。 有钱有权谁还稀罕郎? 这是一个被退婚三次的艳俗女主跟伪君子男主的故事。 本文轻松风,架空向,甜爽文,感兴趣的客官里边请。
33万字11个月前
偷欢 都市 / 全本
偷欢
慕容侠
没人敢不承认林欢是个女汉纸,身高一七五,体重一三五,穿十号的大鞋。心胸开阔,仗义豪迈,爱耍流氓,除了经常会犯点二,简直比爷们还爷们。 可就是这样一个女汉纸,却因为一次酒后闹事,惹上四个高干人渣,从此过上了鸡飞狗跳,不得安宁的好日子。 总而言之,就是一个二货色女,遭遇一群腹黑渣男,并把他们一一顺毛收入后宫的故事。 我们的口号是,吃渣男,睡渣男,虐渣男,让他们高潮不断。 本文血抽风之作,谢绝扒榜,雷者
11万字11个月前
古穿今之苏遍娱乐圈 都市 / 全本
古穿今之苏遍娱乐圈
奎奎因因
圈中近来发生了不少值得热议的事—— 爱车如命的国民男友为博某位美人一笑,将所有名车拱手让她挑选。 不近女色的年轻影帝主动请求和某位艺人合照,还借剧情需要之名私下向编剧提出,要增加某些肢体接触。 矜贵单纯的名导被爆出邀请某位女演员深夜到他的房间…… 而“某位美人”、“某位艺人”、“某位女演员”都是同一个人:姜晚。
10万字11个月前
鬼吹灯之云南虫谷 恐怖 / 全本
鬼吹灯之云南虫谷
天下霸唱
《云南虫谷》顺延了《鬼吹灯之龙岭迷窟》的情节,讲述了“我们仨”——“我”(胡八一)、“胖子”(王凯旋)和Shirley 杨,为了拯救自己和扎格拉玛部族后裔被鬼洞诅咒的命运——四十岁以后会死于极为痛苦的“铁缺乏症”,将探险视域从西部地区转向西南地区——去云南虫谷盗掘献王墓,寻找能够解除鬼洞诅咒的上古三大神珠之一的雮尘珠(即地母所化的凤凰),并最终将已经与献王头颅融为一体的雮尘珠成功带回北京的故事。献
12万字11个月前
蛇女 都市 / 全本
蛇女
璇墨
阴差阳错下,我裹着蛇气出生。 即使亲人把我保护得再好,蛇性还是慢慢显露。 拥有强大的夜视能力,蜕皮,鬼眼…… 我该怎样去处理自身与现实生活的冲突? 千帆过尽才发现,我并不是仅仅拥有蛇气这么简单…… 那个青梅竹马的小道士为何对我若即若离? 那条总是对我献媚的斑点黄蛇究竟是谁? 最后的最后,是阴谋的阴谋,还是爱与恨的纠缠? 这是本有青春,有亲情,有爱情,还带有生活感悟的小说……
133万字11个月前
十五年等待候鸟 其他 / 全本
十五年等待候鸟
盈风
黎璃的掌心有一道疤,切断了事业线、生命线、爱情线。这是裴尚轩留给她的伤痕,永不磨灭。整整十五年,裴尚轩终于爱上了黎璃,但是,她对他的爱已不能继续。原来爱情...
7万字11个月前